【江西日报】江西日报连版报道: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更新时间:2023-10-27

编者按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党中央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及实践要求是什么?如何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本期新论版推出一组专家阐释解读文章,请读者留意。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王 员 赵灵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新形势下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蕴含着深刻的大历史观、大文明观和大发展观。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需要。

走好“两个结合”的必由之路

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两个结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思想资源,用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文明,对中华传统精神价值进行拓展、重构和超越,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二者结合的结果是“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两个结合”标志着党的理论创新的新境界,也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赓续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真理性,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文明实现了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引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华文明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为新的文化生命体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以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为导向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存在许多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精神成分,对满足人民群众文学艺术鉴赏、历史文化传承、伦理价值引导、风俗习惯遵循、精神信仰支撑等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民的思想道德、精神境界、文化修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

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华文物保护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稳步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充分挖掘历史文物和中华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加大对考古成果和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传播力度,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充分认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要适应数智时代的特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播、转化、创新。加强中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沉淀和保护,用心用情打造数字化文化产品,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接受心理和认知习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表达、艺术化呈现。

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谱写当代华章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涵,是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明品格,也体现了赓续历史文化、谱写当代华章的精神实质。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传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不断以“两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与此同时,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作者分别系yl34511线路中心教授,讲师)

……

链接地址:http://www.jxxw.com.cn/content_html/html/55/p/pc/2023/10/129883150.html



返回页首

Baidu
sogou